期刊简介
本刊立足于药物应用与监测,关注药品研究热点、反馈临床用药信息,为广大医、药、护工作者创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的应用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杂志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药物临床、用药监测、基础研究、医药时讯、新药快递、经验交流、简报等。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及分析、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药品质量评价、药学信息技术方法等。《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的前身是《药物与临床》杂志,一直以来,它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及时详尽的药学专业信息,成为医务人员经验交流的园地。在各级领导和医药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药物与临床》杂志凝聚了几代药学人员的心血,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声誉的药学专业学术期刊。2003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药物与临床》更名为《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成为国家正式出版刊物,填补了国内目前出版的各类药学期刊中尚无药物应用与监测类杂志的空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将继续面向广大临床医、药、护工作人员,及时沟通药与医之间的联系,全面追踪当前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报道药物应用新进展,为临床医师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在医生与药师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学习的虹桥,以期提高医院药品使用的合理化水平,降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并为医疗决策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为学贵在精深。我们坚信,通过作者、读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前进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将从襁褓迈向成熟,真正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8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227/R
邮发代号: 80-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8157
- 国内刊号:11-522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抗抑郁药物在全国87家医院肿瘤患者中的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近年来国内肿瘤患者抗抑郁药物总体使用情况,为肿瘤患者抗抑郁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分别按年度、医院类别对2012年–2014年参与《医院处方分析》项目的87家医院的门诊、病房肿瘤患者抗抑郁药物使用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2014年,87家医院共使用抗抑郁药物16种,各年度、各类医院病房肿瘤患者抗抑郁药物使用品种数整体多于门诊;除一级医院外,各年度抗抑郁药物在门诊、病房肿瘤......
作者:林平;甄健存;陈宁;杨丽娟;张威;梁健华 刊期: 2017- 01
-
各年龄段患者应用风湿骨痛胶囊情况调研
目的:通过评价风湿骨痛胶囊用药现状,为不同年龄段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本中心门诊2015年1–6月使用风湿骨痛胶囊的处方信息,共计913张,分别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情况等进行汇总整理,利用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我中心各年龄段使用风湿骨痛胶囊的DUI在1.25–1.53;DDDs居于前3位的年龄段为女性61~70......
作者:陈家仪;杨耀芳;魏新萍;储继志;金蕾 刊期: 2017- 01
-
930例糖肽类和唑烷酮类抗感染药物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军队医院糖肽类和唑烷酮类药物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报告,了解糖肽类和唑烷酮类药物ADR/ADE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09年–2015年军队ADR监测管理系统中糖肽类和唑烷酮类药物ADR/ADE报告930例,对患者年龄、性别、引起ADR药品种类、给药途径、药品剂型,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ADR/ADE报告类型、关联性评价及转......
作者:王东晓;朱曼;郭代红;赵粟裕;马亮;陈超;赵鹏芝;赵靓 刊期: 2017- 01
-
我院2012-2015年99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ADR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提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上报的997例ADR报告数据,并对患者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97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472例(47.35%);女性患者525例(52.65%);以45岁以上人群居多(64.30%);发生ADR药品抗感染......
作者:乔逸;恽艳琴;徐焕春;白娟;王磊;爱东 刊期: 2017- 01
-
264例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分析
目的:探讨各类药物导致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中2005–2015年期间有关药物致血小板减少的文献资料,对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175篇文献中报道的264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4例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女比例为1.4:1。青年患者(18–44岁)报告例数多(28.03%)。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大(40.53%......
作者:唐巧云;黄丽;罗圣平;谭秋红 刊期: 2017- 01
-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药源性肝损伤主动监测研究
目的:研究应用计算机辅助系统主动监测住院患者3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致药源性肝损伤的可行性和关键要素。方法:利用住院患者药品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评估警示系统,通过团队论证的方式优化住院患者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致药源性肝损伤主动监测的事件配置器。回顾性调取2015年1月1日–2015年11月30日我院经静脉途径应用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注射液的住院患者,对系统提示的阳性预警病例进行人工再......
作者:朱曼;郭茂文;郭代红;吴旭;马亮;赵鹏芝;赵靓 刊期: 2017- 01
-
开展超适应证用药临床研究面临的问题探讨
超适应证用药在临床实践中较为普遍,全球对超适应证用药的关注度逐年增长,但开展超适应证用药的临床研究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针对超适应证用药如何开展临床研究和开展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适合开展超适应证用药临床研究的情况,超适应证临床研究申报者的争议,并解释了开展超适应证用药研究是否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批件,如何获得伦理委员会批件,如何进行研究的注册,获得资金支持的途径,如何......
作者:黄晓铨;陈世耀 刊期: 2017- 01
-
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在我国,战争与现代社会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研究是医学研究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本文从PTSD的症状、产生PTSD的原因、PTSD发生的生物学机制、PTSD的预防和药物治疗等四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PTSD研究的状况。指出PTSD的发生与事件(战争、创伤)、个性特征和社会因素有关;其发病的神经生理机制与决定记忆、情绪、思维和社交的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目前对PTSD是以心理治......
作者:刘屏 刊期: 2017- 01
-
临床评价栏目介绍
为了紧扣药物应用与监测主旨,关注临床热点药物发展动态,我刊将临床评价栏目设为重点栏目。此栏目主要刊载药物的临床研究、疗效观察、安全性评价、经济学评估、循证药学等内容。对于质量较高尤其是基金课题资助的稿件可以优先刊出,刊载周期为4~6个月。欢迎广大医、药、护及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
作者: 刊期: 2017- 01
-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稿约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是由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学术刊物,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前已被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录。本刊为双月刊,设有“专家论坛”、“临床评价”、“实验研究”、“临床药师园地”、“不良反应监测”、“药物利用分析”、“药学进展”、“药事管理”、“案例分析”等栏目,主要刊载内容包括用药指南解读,专科疾病药学监护要点,药物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
作者: 刊期: 2017- 01
动态资讯
- 1 2010-2012年武汉地区32家医院抗抑郁药物应用分析
- 2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分析
- 3 静滴香菇多糖注射液致老年患者急性哮喘1例
- 4 吉西他滨致严重肺毒性和全身性毛细血管漏综合征1例
- 5 儿童患者应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情况及合理性评价
- 6 Src家族激酶的研究进展
- 7 临床药师持续性干预对我院丙氨酰谷氨酰胺使用的效果分析
- 8 解放军264医院15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 9 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抗感染方案设计1例
- 10 鸡血藤活性成份对造血祖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 11 醒脑静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例
- 12 73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 13 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药学监护
- 14 注射用氟罗沙星(筠菲)致严重颜面部水肿1例
- 15 我院2007-2008年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 16 几种虫类中药不良反应浅析
- 17 凌霄花与伪品泡桐花的鉴别研究
- 18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开通优秀论文发表绿色通道
- 19 临床药师参与拉莫三嗪及奥卡西平代谢物血药浓度监测及个体化给药分析
- 20 296例医院内真菌感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