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立足于药物应用与监测,关注药品研究热点、反馈临床用药信息,为广大医、药、护工作者创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的应用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杂志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药物临床、用药监测、基础研究、医药时讯、新药快递、经验交流、简报等。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及分析、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药品质量评价、药学信息技术方法等。《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的前身是《药物与临床》杂志,一直以来,它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及时详尽的药学专业信息,成为医务人员经验交流的园地。在各级领导和医药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药物与临床》杂志凝聚了几代药学人员的心血,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声誉的药学专业学术期刊。2003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药物与临床》更名为《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成为国家正式出版刊物,填补了国内目前出版的各类药学期刊中尚无药物应用与监测类杂志的空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将继续面向广大临床医、药、护工作人员,及时沟通药与医之间的联系,全面追踪当前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报道药物应用新进展,为临床医师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在医生与药师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学习的虹桥,以期提高医院药品使用的合理化水平,降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并为医疗决策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为学贵在精深。我们坚信,通过作者、读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前进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将从襁褓迈向成熟,真正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8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227/R

邮发代号: 80-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8157
  • 国内刊号:11-522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2006年第6期文章
  • 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olysacchridenucleicacid,BCG-PSN)与盐酸西替利嗪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治疗组、对照组1各30例,对照组2为26例.治疗组给予卡介苗多糖核酸(斯奇康)隔日一次肌注,每次2mL,口服盐酸西替利嗪10mg,1次/d,连续2个月;对照组1单纯给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10mg,1次/d,连续服用2个......

    作者:张昕;李恒进;田红芳;梁勇 刊期: 2006- 06

  • 门诊儿科处方的调查和分析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儿科处方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5年1月到6月儿科门诊处方,对处方中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每张处方药品金额为44.88元,使用输液的处方和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分别占处方总数的63.7%和88.9%.每张处方使用药品品种的中位数为4种,用药3种~6种的处方占66.0%.呼吸系统疾病占儿科门诊病人的88.4%,在诊断为呼吸系统疾病的处方中,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进......

    作者:黄丽萍;王秀珍;简碧红;吴宇婷 刊期: 2006- 06

  • 加味保和颗粒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

    目的:研究加味保和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并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运用喷雾干燥制粒技术进行工艺制备,运用薄层色谱法进行质量控制.结果:所研究制剂工艺合理,测定方法可靠.结论:该颗粒剂制备工艺简便,质量稳定,测定方法重现性良好.......

    作者:张燕平;吴丹;刘萍 刊期: 2006- 06

  • 广西藤茶提取物APS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从广西藤茶中提取得到的一个单体化合物(简称APS)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利用琼脂稀释法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绿脓杆菌(P.aeruginosa)、大肠杆菌(E.coli)、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streptococcus)、福氏痢疾杆菌(Shigellaflexneri)、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

    作者:曾春晖;杨柯;林启云;赵一 刊期: 2006- 06

  • 棓丙酯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的HPLC限量检查

    目的:建立棓丙酯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限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ZorbaxEclopseXDB-C8(5μm,150min×4.6mm)分析柱;以水(含0.02%磷酸)-甲醇(25:75)为流动相,流速0.6mL/min;检测波长:284nm.结果:5-羟甲基糠醛线性回归方程为Area=244.93C+2.53,相关系数r=0.9999(n=5),......

    作者:刘峰群;朱姗薇;赵庆国;韩晋;刘丽萍 刊期: 2006- 06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去痛片中四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去痛片中四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C8柱,柱温为室温,以0.005mol/L己烷磺酸钠甲醇溶液-磷酸盐缓冲液(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1%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值至3.0)(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1.3mL/min,检测波长220nm.结果:样品中四种成分完全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咖啡因和苯巴比妥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99.4......

    作者:施捷;段永生;刘晓阳;周立春 刊期: 2006- 06

  • 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compounds)是植物体多酚类(polyphenoliccompounds)的内信号分子及中间体或代谢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已久,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多,提出作用机制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干扰细胞信号传导、调节抑癌基因和癌基因关系等.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作者:张玉萌;郑作文 刊期: 2006- 06

  • 应用RNAⅢ抑制肽防治金葡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金葡菌是一种主要致病菌,而多种耐药菌株的出现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RNAⅢ抑制肽(RNAⅢ-inhibitingpeptide,RIP)由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产生.研究证实,RIP可通过阻断细菌之间的群体感应而减少金葡菌毒素的产生和生物被膜的形成,有效防治金葡菌感染.......

    作者:邢庆昌;郝立波;王睿;王继芳 刊期: 2006- 06

  • 杜冷丁等3种药物引起椎体外系反应致癫痫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已婚,初中文化,个体户,无家族性精神病史.入院诊断:胃癌术后复发,卵巢种植转移,肠梗阻,阴道出血;病理为低分化腺癌.2004年12月3日至12月12日反复肌注胃复安止吐,总量10mg×8支;12月3日至21日肌注安宫黄体酮4mg,q8h止血;由于腹痛伴肠梗阻,考虑吗啡抑制肠蠕动,故改用杜冷丁,12月25日至28日共计使用500mg,其中28日使用250mg.......

    作者:陈卓明;黄羽;苏贞栋 刊期: 2006- 06

  • 秋水仙碱致重症多形性红斑药疹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于2005年6月9日因痛风自行服用秋水仙碱片1mg,tid,服用第2d,患者全身出现皮疹伴疼痛,来我院诊治,查体:无发热,生命体征正常,系统体检无特殊情况.皮肤科情况:面部、颈部、躯干、四肢广泛分布着绿豆至蚕豆大小紫红色斑丘疱疹.......

    作者:许红燕 刊期: 2006-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