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立足于药物应用与监测,关注药品研究热点、反馈临床用药信息,为广大医、药、护工作者创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的应用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杂志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药物临床、用药监测、基础研究、医药时讯、新药快递、经验交流、简报等。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及分析、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药品质量评价、药学信息技术方法等。《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的前身是《药物与临床》杂志,一直以来,它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及时详尽的药学专业信息,成为医务人员经验交流的园地。在各级领导和医药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药物与临床》杂志凝聚了几代药学人员的心血,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声誉的药学专业学术期刊。2003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药物与临床》更名为《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成为国家正式出版刊物,填补了国内目前出版的各类药学期刊中尚无药物应用与监测类杂志的空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将继续面向广大临床医、药、护工作人员,及时沟通药与医之间的联系,全面追踪当前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报道药物应用新进展,为临床医师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在医生与药师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学习的虹桥,以期提高医院药品使用的合理化水平,降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并为医疗决策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为学贵在精深。我们坚信,通过作者、读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前进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将从襁褓迈向成熟,真正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8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227/R
邮发代号: 80-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8157
- 国内刊号:11-522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盐酸左旋咪唑治疗豚鼠变应性鼻炎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考察盐酸左旋咪唑经鼻腔给药治疗豚鼠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为治疗变应性鼻炎寻找新的药物.方法:建立豚鼠变应性鼻炎的模型;以雷诺考特为阳性对照药,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药,经鼻腔给予盐酸左旋咪唑后,观察变应性鼻炎豚鼠的鼻分泌物、抓痒和喷嚏情况,鼻粘膜的组织病理变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组胺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布地奈德组和左旋咪唑各剂量组经治疗均未能有效地改善豚鼠AR的临床症状.左旋咪唑低中高三个剂量组......
作者:王鹤尧;郑文婕 刊期: 2006- 03
-
HPLC测定普力奇降糖胶囊中桂皮醛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力奇降糖胶囊中桂皮醛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在波长280nm以乙腈-水-磷酸(42:58:0.2)为流动相,测定桂皮醛的含量.结果:桂皮醛浓度在7.9μg/mL~20.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样品测量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41%(RSD=0.59%,n=9).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进行定量检测,可用于该......
作者:魏端祥;王准;聂剑飞;王晓波 刊期: 2006- 03
-
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剂量喹硫平及其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
目的:研究多剂量喹硫平及其代谢产物在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1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口服喹硫平,以50mg/d开始,第4d达200mg/次,2次/d,再连续给药4d.第8d采血,用HPCL-MS测定喹硫平及其代谢产物.结果:喹硫平、7-羟基-氮-去烷基-喹硫平、硫氧化喹硫平和7-羟基-喹硫平的主要多剂量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max(h):2.0(0.3~5.0),4.0(1.5......
作者:李坤艳;李焕德 刊期: 2006- 03
-
3种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3种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先锋Ⅴ(方案1)、炎琥宁(方案2)、新鱼腥草素钠(方案3)3种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评价.结果:3种治疗方案中,方案2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同方案3相似,但优于方案1;方案2成本-效果比优于方案3,为较佳治疗方案.结论:应用注射用炎琥宁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较注射用先锋Ⅴ号明显,成本-效果比优于新鱼腥草钠注射液;三组方案......
作者:马雁;李海龙 刊期: 2006- 03
-
101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分析101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和原因,更好的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HO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对全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年所收到的1013例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分析研究.结果: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所累及的9个器官-系统中以皮肤及其附件常见,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结论:随着抗感染药物品种和使用的不断增加,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临床医生在......
作者:张玉萌;周筱青;周践;刘皈阳 刊期: 2006- 03
-
莨菪亭解热作用机理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莨菪亭降低正常和内毒素致热家兔体温的作用机理.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和比色法测定正常和内毒素致热家兔中枢和外周与体温调节密切相关的PGE2、cAMP、cGMP、Na+-K+-ATPase、PLA2水平或活性.结果:莨菪亭对正常家兔的PGE2、cAMP、cGMP、PLA2水平或活性无显著影响,仅对Na+-K+-ATPase的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内毒素致热家兔的PGE2、cAMP水平,......
作者:杨柯;曾春晖 刊期: 2006- 03
-
我院门急诊麻醉性镇痛药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2001年~2003年门急诊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3年中门急诊麻醉性镇痛药处方,对处方的一般情况、药品用量、肿瘤患者用量、药品的使用频度进行分析.结果:硫酸吗啡控释片和哌替啶注射液在肿瘤患者中的用量远高于非肿瘤患者,2003年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频度出现明显下降.结论:应合理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减少肿瘤患者哌替啶的使用.......
作者:李安明;王强;郝武平;王瑞 刊期: 2006- 03
-
我院心血管系统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心血管系统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按心血管药物分类,以药物通用名统计用药金额及比例,以限定日剂量法计算用药频率(DDDs).结果:抗高血压药在西药心血管用药中所占金额高,中成药在销售额前十五位心血管药物中占金额的60%,钙通道阻滞剂的DDDs大.结论:我院心血管用药中西药并重,价格适中的中成药将更受青睐,长效的西药制剂将是选择的重点.......
作者:石美琴;许彦;姜晓燕 刊期: 2006- 03
-
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归纳了近十年来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作用机制,主要从调节血脂紊乱、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迁移、抗炎、抗氧化、改善血流变等方面入手,阐明了中药在抗AS方面研究的深度及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指出在研究方法上的不足.......
作者:唐慧勤;王乃平;张玉萌 刊期: 2006- 03
-
新型抗精神病药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新型抗精神病药(Modernantipsychotics,MA)如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等正逐渐取代常规抗精神病药(Conventionalantipsychotics,CA),但MA的治疗优势似无确凿证据,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资料,从作用途径、临床有效性、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类药物在临床有效性和耐受性方面的差异很小,且有些MA对代谢系统和心血管系......
作者:周密妹;姚伟星 刊期: 2006- 03
动态资讯
- 1 氨基酸及其受体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及相关药物应用
- 2 统计学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应用
- 3 左旋盐酸苯环壬酯片的含量及溶出度测定方法
- 4 非洛地平与氯沙坦或海捷亚合用降压的成本-效果分析
- 5 高龄患者应用地塞米松磷酸钠致精神异常1例
- 6 低分子右旋糖酐致严重过敏性休克59例分析
- 7 从1例溃疡型胃癌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探讨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安全应用
- 8 817例低分子右旋糖苷的不良反应
- 9 硫普罗宁致肾病综合征的报告分析
- 10 我国天然药物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 11 浅谈加强麻醉药品管理的几点做法
- 12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血小板减少2例
- 13 rhCNTF对Aβ损伤海马神经元的作用机制研究
- 14 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过敏性休克致死亡1例
- 15 川芎总苯酞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16 HPLC法测定心肾安颗粒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
- 17 468例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
- 18 硫丙麦角林对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
- 19 维甲酸自乳化制剂的含量测定及体外溶出评价
- 20 参附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