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立足于药物应用与监测,关注药品研究热点、反馈临床用药信息,为广大医、药、护工作者创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的应用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杂志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药物临床、用药监测、基础研究、医药时讯、新药快递、经验交流、简报等。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及分析、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药品质量评价、药学信息技术方法等。《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的前身是《药物与临床》杂志,一直以来,它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及时详尽的药学专业信息,成为医务人员经验交流的园地。在各级领导和医药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药物与临床》杂志凝聚了几代药学人员的心血,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声誉的药学专业学术期刊。2003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药物与临床》更名为《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成为国家正式出版刊物,填补了国内目前出版的各类药学期刊中尚无药物应用与监测类杂志的空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将继续面向广大临床医、药、护工作人员,及时沟通药与医之间的联系,全面追踪当前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报道药物应用新进展,为临床医师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在医生与药师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学习的虹桥,以期提高医院药品使用的合理化水平,降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并为医疗决策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为学贵在精深。我们坚信,通过作者、读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前进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将从襁褓迈向成熟,真正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8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227/R

邮发代号: 80-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8157
  • 国内刊号:11-522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2001年第6期文章
  • 抗藻酸盐血清对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杀菌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抗藻酸盐血清与加替沙星的联合作用对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杀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方法测定粘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活菌数,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抗生素对其的低生物被膜清除浓度(MBEC).结果:1:1抗藻酸盐血清与1×MIC、4×MIC和8×MIC加替沙星联用可以使细菌生物被膜中的活菌数从6.63±0.85、6.48±1.12和5.73±1.101g(cfu/cm2)显著降低至5.......

    作者:裴斐;王睿;柴栋;方翼;张梅 刊期: 2001- 06

  • 阴沟肠杆菌产AmpC β-内酰胺酶的流行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诱导性产AmpC酶菌株和组成性高产AmpC酶菌株的发生率.方法:用标准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对106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筛选,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或氨曲南耐药或中介则为初筛阳性,阳性菌株全部进行酶粗提物三维试验和等电聚焦电泳,以进一步对产酶情况进行分析.全部初筛阴性菌株和初筛阳性而三维试验阴性菌株均进行AmpC酶诱导定性试验,以检出其中的诱导性产A......

    作者:佘丹阳;刘又宁;崔岩 刊期: 2001- 06

  • 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结构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细菌生物被膜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平板培养法培养细菌生物被膜,银染法鉴定,经不同浓度大环内酯类药物与加替沙星对生物被膜处理后,MTT法测定存活细菌数;结晶紫染色法观察不同浓度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粘附性的影响.结果:1/16、1/4MIC的克拉霉素、阿齐霉素可减少加替沙星作用后被膜存活菌数(P<0......

    作者:柴栋;王睿;裴斐;陈迁;方翼;刘皈阳 刊期: 2001- 06

  • 复方环丙沙星喷鼻剂的配制方法及动物试验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常用Hl受体拮抗剂来缓解鼻部过敏症状.本制剂在参照国内外相关制剂的基础上选用以环丙沙星、盐酸麻黄素、扑尔敏为主要成分组成的复方环丙沙星喷鼻剂.经动物试验及临床观察证明,本制剂可以明显减轻慢性鼻炎患者的鼻部症状,尽管对于过敏性鼻炎,其疗效与扑尔敏麻黄素滴鼻剂相当,但其副作用较小,动物试验与临床应用相一致.因此,本制剂是一种可以推广使用的制剂.......

    作者:孙荣新;陈新;刘屏 刊期: 2001- 06

  • 单次静滴埃本膦酸钠注射液耐受性试验

    目的: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评价单剂静滴埃本膦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耐受性.方法:根据新药临床试验指导原则设计试验方案,并获得解放军总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按照赫尔辛基宣言和GCP指导原则,试验前由研究人员向受试者解释研究性质、目的、风险及其权益,受试者须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18~50岁健康成人.经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方可入选.用区组随机化设计方法,按随机表将36名受试者随机分......

    作者:王睿;方翼;王中孝;薛俊峰;王雅芹;朱曼;陈蕾;王培兰;张歆刚;李新华 刊期: 2001- 06

  • 加替沙星与培氟沙星的抗生素后效应比较

    目的:研究新喹诺酮类药物加替沙星(GTLX)的抗生素后效应,并与培氟沙星(PFLX)进行对比.方法:应用AVAN-TAGE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的学密度法测定抗生素后效应.结果:GTLX的1×MI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35℃培养1h产生的抗生素后效应分别为1.29h、0.98h、0.95h,PFLX分别为0.9h、0.81h和0.85h.随抗菌药物浓度增大而两药PAE均明显延长......

    作者:方翼;王睿;苏林光;王中孝;罗琳;王培兰;张歆刚 刊期: 2001- 06

  • 临床产ESBLs细菌耐药特性及其基因分型的研究

    目的:了解并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流行及耐药特点,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产ESBLs细菌进行初步分型.方法:先后用头孢硝噻吩及纸片扩散初筛法、纸片扩散确认法从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氏菌中检测产ESBLs菌株,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不同类抗生素对产ESBLs菌株的MIC值,并用聚合酶链反应对ESBLs基因进行初步分型.结果:我院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为16.......

    作者:管希周;刘又宁;王睿 刊期: 2001- 06

  • 头孢硫脒等6种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头孢硫脒(CTM)、头孢唑啉(CEZ)、头孢呋辛(CXM)、头孢曲松(CTRX)、苯唑西林(OXL)、万古霉素(VCM)对99株临床分离G+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MIC).结果:CT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率为97.06%,强于CTRX;CTM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敏感率为91.67%,强于CTRX和OXL,对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MRS)的抗菌作用......

    作者:王睿;方翼;苏林光;刘庆峰;柴栋;王中孝;王培兰;张歆刚;薛俊峰;裴斐;罗琳 刊期: 2001- 06

  • 阿米卡星日剂量单次与分两次给药方案的体内药效及毒性比较

    目的:探讨日剂量单次与分两次给药方案对阿米卡星体内抗菌作用及耳、肾毒性的影响.方法:1.药效学实验:健康雄性豚鼠,以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经气管注入建立肺炎模型,随机分成日剂量单次给药组(OD)、日剂量分两次给药组(BID)(给予阿米卡星100mg/kg/d肌注)和对照组(C)(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肌注qd),共72h.观测体温、体重变化,查WBC和CRP,取感染豚鼠肺组织制成匀浆,定量培养后进行活菌......

    作者:张歆刚;刘又宁;王睿 刊期: 2001- 06

  • 加替沙星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加替沙星(gatifloxacin),是日本杏林制药公司中央制药研究所研制的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系在喹啉羧酸的1位有环丙基、6位有氟、7位有3-甲基哌嗪、8位有甲氧基的新化合物.现将其专利权转让给美国施贵宝制药公司,有口服与静脉注射两种规格,已在美国、墨西哥、波多黎等国获得许可上市.......

    作者:朱曼;邸敏;薛俊峰;王睿 刊期: 2001-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