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立足于药物应用与监测,关注药品研究热点、反馈临床用药信息,为广大医、药、护工作者创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的应用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杂志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药物临床、用药监测、基础研究、医药时讯、新药快递、经验交流、简报等。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及分析、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药品质量评价、药学信息技术方法等。《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的前身是《药物与临床》杂志,一直以来,它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及时详尽的药学专业信息,成为医务人员经验交流的园地。在各级领导和医药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药物与临床》杂志凝聚了几代药学人员的心血,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声誉的药学专业学术期刊。2003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药物与临床》更名为《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成为国家正式出版刊物,填补了国内目前出版的各类药学期刊中尚无药物应用与监测类杂志的空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将继续面向广大临床医、药、护工作人员,及时沟通药与医之间的联系,全面追踪当前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报道药物应用新进展,为临床医师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在医生与药师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学习的虹桥,以期提高医院药品使用的合理化水平,降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并为医疗决策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为学贵在精深。我们坚信,通过作者、读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前进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将从襁褓迈向成熟,真正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8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227/R
邮发代号: 80-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8157
- 国内刊号:11-522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我院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我院老年病科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以Beers标准(2012年版)为依据,对2015年1–6月期间老年病科住院年龄≥65岁的546例老年患者的潜在不适当用药进行评价,利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影响因素。结果:依据Beers标准,81例(14.84%)老年患者存在潜在不适当用药87例次,与疾病或生理状态无关的57例,与疾病或生......
作者:陶娌娜;张四喜;曲晓宇;宋燕青 刊期: 2016- 05
-
肿瘤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相关用药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肿瘤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规范中药注射剂在肿瘤患者中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肿瘤患者病历,记录与中药注射剂相关的用药医嘱,包括药品名称、用法用量、使用时间、溶媒、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等。结果:我院肿瘤住院患者使用的四类中药注射剂中,使用频次高的分别是康艾、生脉、丹红和痰热清注射液。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时间基本符合疗程的规定。非糖......
作者:胡曼曼;徐智锋;朱淼勇 刊期: 2016- 05
-
9441例注射用复方三维B(Ⅱ)的合理用药评价
目的:了解我院注射用复方三维B(Ⅱ)的使用情况,并总结该药所致ADR/ADE的规律、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5年度9441例注射用复方三维B(Ⅱ)使用的溶媒、用药剂量及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22例发生ADR/ADE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药品说明书规定溶媒和剂量使用的病例共计2291例和403例,占用药的28.54%;2014–2015年发生......
作者:李忻;于倩;王华 刊期: 2016- 05
-
43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4–2015年432例ADR监测报告,对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432例ADR中,老年人、儿童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引起ADR共涉及药物136种,其中抗感染药物32种,共引发ADR171例次;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共计2......
作者:张笑颖;叶银梅 刊期: 2016- 05
-
创新中草药调剂工作,建设全流程服务系统
中草药调剂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沿革,其过程复杂,工作量大,且调配过程容易出现差错。基于我院标准化和信息化服务理念,研发中药房全流程药学服务与管理系统,具有合理用药审核,处方自动均衡分配,调剂工作历史追溯,叫号取药一键式,库存监控、工作量统计和药斗中药材消耗量统计等由人工改为自动统计、自动生成等特点。该系统应用在我院中药房整个调剂过程中,确保了调剂过程中称量的准确性、分付剂量均匀性,解决了患者取药等候时......
作者:古今;张玉萌;何新荣 刊期: 2016- 05
-
我院门诊药房全自动整包装发药机实施与管理实践
自动整包装发药机逐步在国内医院药房得到应用,我院将自动化机器与药房布局和取药流程设计相结合,多信息系统融合,实现快速出药,无纸化调配,自动传输,药品智能管理。从而实现了缩短患者等候时间,降低药师劳动强度,提升药房管理水平的目的。随着不断的磨合,自动发药机还有优化和提升的空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辛海莉;孙艳;张震江;张卫同;张海群 刊期: 2016- 05
-
呋塞米相关的胰酶异常模块研发及自动监测研究
目的::拓展“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功能模块,探索利用新模块实现呋塞米相关胰酶异常自动监测的可行性和关键要素。方法:基于成熟技术路线,研发“胰酶异常”新模块,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新模块对我院2016年1–6月使用呋塞米住院患者进行自动监测,分析呋塞米相关胰酶异常的发生规律及系统效能。结果:共计筛查病例6832例次,纳入2356例,报警179例次,其中阳性45例次,阳性报警......
作者:赵靓;汤智慧;郭代红;朱曼;马亮;赵粟裕;赵鹏芝 刊期: 2016- 05
-
莫西沙星相关性肝损害及血细胞减少的自动监测研究
目的:利用“住院患者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分析莫西沙星致肝损害和血细胞减少的发生规律。方法:借助系统回顾性调取我院2016年1–6月期间使用莫西沙星的住院患者病历,设置“肝功能”“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四个模块的事件配置器参数,分析系统阳性报警病例及各ADR发生率,并对莫西沙星致肝损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263例次莫西沙星用药患者的自动监测,每个模块平均用时约10min......
作者:贾王平;郭代红;朱曼;寇炜;王啸宇 刊期: 2016- 05
-
奥曲肽相关低血糖的自动监测评估与应用
目的:实施奥曲肽致低血糖的自动监测,并评价药源性低血糖模块的功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对2016年1–6月我院使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的住院患者进行自动监测,对系统报警病例进行人工甄别,并对监测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监测950例患者,其中自动报警26例,人工甄别为阳性12例,ADR发生率范围为1.26%~1.56%,与说明书报道结果相符;发......
作者:赵粟裕;汤智慧;郭代红;赵靓;朱曼;马亮;赵鹏芝 刊期: 2016- 05
-
吉西他滨相关性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自动监测研究
目的:研究住院患者使用吉西他滨致血液系统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我院开发的“医疗机构ADE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事件配置器的设置,筛选我院2016年1月1日–2016年6月30日使用吉西他滨化疗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吉西他滨致血液系统ADR发生率,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系统共纳入620例患者,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贫血的阳性报警率分别......
作者:寇炜;郭代红;王伟兰;贾王平;王啸宇 刊期: 2016- 05
动态资讯
- 1 我院患者自行煎煮中药情况的调查分析
- 2 伊曲康唑的不良反应
- 3 我院皮肤科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 4 静滴脂肪乳注射液(C14-24)致溶血反应出现血尿1例
- 5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药房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工作效率中的运用
- 6 应重视老年人的用药
- 7 肿瘤临床用药分析
- 8 各年龄段患者应用金匮肾气片处方分析
- 9 华法林致鼻出血1例
- 10 阿莫西林/舒巴坦与其它4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 11 施复捷治疗上、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 12 突发性耳聋的药物治疗进展
- 13 樱桃中发现可以治疗糖尿病的化学物质
- 14 人血白蛋白的不良反应及分析
- 15 川芎总苯酞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 16 RP-HPLC法测定盐酸伪麻黄碱的血药浓度及人体药动学研究
- 17 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新进展
- 18 临床药师在老年内分泌科工作实践
- 19 新型抗精神病药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 20 医院用药安全监测与评价系统软件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