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立足于药物应用与监测,关注药品研究热点、反馈临床用药信息,为广大医、药、护工作者创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的应用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杂志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药物临床、用药监测、基础研究、医药时讯、新药快递、经验交流、简报等。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及分析、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药品质量评价、药学信息技术方法等。《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的前身是《药物与临床》杂志,一直以来,它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及时详尽的药学专业信息,成为医务人员经验交流的园地。在各级领导和医药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药物与临床》杂志凝聚了几代药学人员的心血,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声誉的药学专业学术期刊。2003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药物与临床》更名为《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成为国家正式出版刊物,填补了国内目前出版的各类药学期刊中尚无药物应用与监测类杂志的空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将继续面向广大临床医、药、护工作人员,及时沟通药与医之间的联系,全面追踪当前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报道药物应用新进展,为临床医师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在医生与药师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学习的虹桥,以期提高医院药品使用的合理化水平,降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并为医疗决策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为学贵在精深。我们坚信,通过作者、读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前进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将从襁褓迈向成熟,真正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815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227/R

邮发代号: 80-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2-8157
  • 国内刊号:11-522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2003年第5期文章
  • 我院近10年的血培养情况及血中680株常见细菌的耐药性

    近20年来,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药及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使许多慢性病患者得以延长生命,但机体防御功能降低.此外,医疗诊断技术及治疗手段有了很大进步,各种导管检查、器官移植、心瓣膜及关节等人工装置、透析疗法和高能量输液等逐渐增多、造成细菌与机体间的相互关系有了显著变化.尽管强有力的抗菌药物不断问世,败血症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并无下降.本文将我院1994年1月~2003......

    作者:罗燕萍;赵丽萍;张有江;陈荣;王丽;沈定霞 刊期: 2003- 05

  • 莫西沙星与其他12种抗菌药物对呼吸道常见感染致病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莫西沙星与其他12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对411株临床分离菌株的低抑菌浓度.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和肺炎链球菌(包括PISP和PRSP)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高,敏感率为95.8%~100%,对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的敏感性较高,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则比较耐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对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等4种氟喹诺酮类和5种头孢......

    作者:王睿;方翼;柴栋;裴斐;赵铁梅;朱曼;郑专杰;张永青 刊期: 2003- 05

  • 头孢硫脒与奈替米星对90株革兰阳性球菌联合药敏研究

    目的:评价头孢硫脒与奈替米星对90株G+球菌体外联合抗菌效应.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三组抗菌药物对90株临床分离的G+球菌的低抑菌浓度,并计算FIC指数.结果:头孢硫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的MIC50分别为16mg/L、1mg/L、2mg/L,与奈替米星联合应用后,其MIC50分别显著的降低至0.5mg/L、0.125mg/L、0.25mg......

    作者:孙艳;傅宏义;裴斐;王睿;王辰允;王春 刊期: 2003- 05

  • 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体外抗生素后效应期间大肠埃希菌菌体大小及DNA含量变化

    目的:通过研究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体外抗生素后效应期E.E.coliATCC25922菌体大小及DNA含量变化,以期为探讨PAE形成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于加替沙星及环丙沙星体外PAE期间不同时间点吸取培养物,以荧光探针碘化丙啶进行固定染色,经流式细胞仪检测E.coliATCC25922菌体大小及DNA含量变化.结果:加替沙星和环丙沙星PAE期间E.coliATCC25922菌体显著增大,胞内DN......

    作者:朱曼;王睿;张永青;梁蓓蓓 刊期: 2003- 05

  • 甲磺酸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细菌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全文见药物与临床第18卷第4期)......

    作者:刘又宁;王睿;余秉翔;段蕴铀;高和;张洪玉;孙铁英;张建鹏;王洪武;张沂;张歆刚;刘庆锋;攀毫军;柴栋 刊期: 2003- 05

  • 中国健康志愿者单剂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成年志愿者单剂口服甲磺酸加替沙星片的药代动力学.方法:按GCP指导原则设计试验方案,选择9名健康受试者分别依次单剂口服200mg、400mg、600mg3个剂量的甲磺酸加替沙星片后,应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9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出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者分别给药后,药-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2.028±0.362mg.L-1、3.7......

    作者:王睿;裴斐;方翼;朱曼;王中孝;柴栋;王锡萍 刊期: 2003- 05

  • 冠状病毒感染特点与防治

    (全文见药物与临床第18卷第3期)......

    作者:向倩;王睿;周筱青 刊期: 2003- 05

  • 细胞信号系统与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因子的表达

    生物细胞中进行着各种复杂的代谢过程,除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外,还包括信息代谢过程,它主要传递着环境变化的信息,调节和控制着物质与能量代谢以及生理反应与生长发育,故称之为细胞信号系统.铜绿假单胞菌为一种机会感染性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各种严重感染与其毒力因子的释放密切相关.......

    作者:裴斐;胡文斌;王睿 刊期: 2003- 05

  • 抗菌药物防突变浓度及其临床意义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细菌不断发生耐药性变异,以求生存[1].虽然人们对细菌的耐药机制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并从抗菌药物治疗及药物开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细菌耐药仍变得越来越严重,部分原因是由于目前基于MIC的治疗浓度,仅阻止了大部分敏感细菌的生长,而使耐药突变菌株得到选择性富集扩增[2,3].为了减少细菌耐药,人们曾试图用限制抗菌药物使用及抗菌药物轮换使用等手段,但效......

    作者:崔俊昌;刘又宁 刊期: 2003- 05

  • 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新进展

    喹诺酮类(4-Quino1ones),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物.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Sterling-Winthrop研究所Lesh-er等发现第一个喹诺酮类抗菌药萘啶酸以来,喹诺酮类药物便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取得了飞跃进展,某些新一代喹诺酮的抗菌作用与疗效可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媲美.头孢菌素结构修饰中侧链与尾链由于愈变愈繁,成本也随之愈来愈高,主核的改造工程......

    作者:和培红;郭代红;周践 刊期: 2003-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