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本刊立足于药物应用与监测,关注药品研究热点、反馈临床用药信息,为广大医、药、护工作者创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的应用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杂志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药物临床、用药监测、基础研究、医药时讯、新药快递、经验交流、简报等。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及分析、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药品质量评价、药学信息技术方法等。《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的前身是《药物与临床》杂志,一直以来,它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及时详尽的药学专业信息,成为医务人员经验交流的园地。在各级领导和医药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药物与临床》杂志凝聚了几代药学人员的心血,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声誉的药学专业学术期刊。2003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药物与临床》更名为《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成为国家正式出版刊物,填补了国内目前出版的各类药学期刊中尚无药物应用与监测类杂志的空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将继续面向广大临床医、药、护工作人员,及时沟通药与医之间的联系,全面追踪当前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报道药物应用新进展,为临床医师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在医生与药师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学习的虹桥,以期提高医院药品使用的合理化水平,降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并为医疗决策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为学贵在精深。我们坚信,通过作者、读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前进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将从襁褓迈向成熟,真正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如何写出一篇高水平的博士论文?
时间:2023-11-24 09:29:52
”攻读理工科博士,犹如披枷带锁。” 这是我对博士生生活的形象描述。作为理工科的博士生,我深知其中的艰辛。每天面对的是上百页的博士论文,而这份论文的背后,是数倍于硕士生的科研工作量。简单来说,一篇博士论文的内容往往涵盖了3篇实验论文和1篇综述论文。
在理工科领域,博士论文的学术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仅仅是实验数据的分析就足够耗费你一个月的时间。面对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和压力,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导师无法给予你足够的帮助,那种崩溃的感觉会让人难以承受。
幸运的是,在我撰写博士论文的过程中,有专业的导师对我进行了全程指导。从选题、查找文献,到案例分析、理论创新,每一步都有导师的精心指导,让我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省时、省力、省心。
下面,我想分享一下我在撰写博士论文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步,研读文献。完成博士课程的学习和相应的学分后,自然进入收集和研读文献的过程。博士论文的第一步就是研读文献,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阅读过程,更是在阅读的同时捕捉新的火花,进行新的研究。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做好读书笔记,记录下什么杂志、第几期、关于什么问题的论述,以及这些内容对我的博士论文有什么参考价值。
第二步,开题报告。在完成文献的收集和研读后,可以进行开题报告。这是一个向导师和其他老师汇报自己博士论文准备情况的机会,同时也是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改进研究方向、方法和计划的过程。在开题报告中,需要全面、深入地介绍选题、文献综述、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创新点、技术路线和研究可行性等方面。
第三步,研究和重点突破。博士论文中的理论创新是核心,代表了整个论文的水平。可以先不急于写作论文,而是先做好研究工作,有了成果之后,再开始着手写作。这个过程可能是整个论文写作阶段最困难的,但不要着急,要多进行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他们的建议和指导会帮助你更好地进行研究并突破难点。
第四步,写作和发表论文。如果你成功地克服了前几个阶段的问题,那么现在你可以开始写作和发表论文了。论文的发表需要投向一级杂志,虽然现在发表论文的难度较大,但只要你的文章足够优秀,就有可能发表多篇论文。此外,大多数一级杂志鼓励基金类课题的研究论文发表,因此参与基金类纵向课题的研究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五步,写作博士毕业论文。在完成论文发表后,你将进入博士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这需要你把已经发表的论文和其他专题研究成果联系起来,构建一个统一的论证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借助读书笔记来整理、深化和扩充你的文献综述部分。同时,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和指导,你可以学到新颖的写作方法并了解前沿的研究内容。
最后,祝愿所有攻读博士的朋友们都能顺利地完成他们的博士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