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

期刊简介

               本刊立足于药物应用与监测,关注药品研究热点、反馈临床用药信息,为广大医、药、护工作者创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的应用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杂志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药物临床、用药监测、基础研究、医药时讯、新药快递、经验交流、简报等。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及分析、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药品质量评价、药学信息技术方法等。《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的前身是《药物与临床》杂志,一直以来,它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及时详尽的药学专业信息,成为医务人员经验交流的园地。在各级领导和医药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药物与临床》杂志凝聚了几代药学人员的心血,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声誉的药学专业学术期刊。2003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药物与临床》更名为《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成为国家正式出版刊物,填补了国内目前出版的各类药学期刊中尚无药物应用与监测类杂志的空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将继续面向广大临床医、药、护工作人员,及时沟通药与医之间的联系,全面追踪当前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报道药物应用新进展,为临床医师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在医生与药师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学习的虹桥,以期提高医院药品使用的合理化水平,降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并为医疗决策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为学贵在精深。我们坚信,通过作者、读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前进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将从襁褓迈向成熟,真正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7 11:10:18

1.jpg

一、稿件准备阶段

(1)稿件质量

       研究性论文应符合相关研究类型的国际报告规范(点击查看),需包含相关研究类型的报告要点,可参考《中国全科医学》写作要点(研究性论文写作要点点击下载、综述类论文写作要点点击下载)。文章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资料真实、设计合理、统计分析方法正确、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精炼、准确、通顺、重点突出,文章字数 5000~8000字。研究方向可参考《中国全科医学》重点关注领域和 2023 年征文方向(点击查看)。

(2)稿件格式规范

       请确保您的稿件符合《中国全科医学》格式规范中概述的期刊格式要求(研究性论文格式规范点击下载、综述类论文格式规范点击下载)。

(3)学术不端要求

       投稿前全体作者应核查并保证稿件无学术不端情况(如剽窃、代投、数据造假等),文章重复率不超过 20%。

二、稿件提交阶段

(1)伦理审查证明
       人体试验、动物实验、质性研究须通过单位相关伦理委员会许可,并提供伦理审查证明材料或审查证明编号。
(2)基金证明

       稿件涉及基金项目时应在文中标注,在投稿时将相关基金证明材料扫描文件或清晰照片作为补充材料上传。基金是您研究的重要证明材料,请确保基金的真实性(说明下载)。
(3)版权转让协议和单位介绍信(点击下载
       请仔细阅读版权转让协议内容,确认协议内容后须全体作者签名。为保证投稿的真实性,作者需提交加盖公章的单位介绍信(最晚于稿件录用阶段提交)。

三、投稿途径及要求

(1)本刊投稿唯一途径网站
(2)“绿色通道”投稿要求(点击查看
       全科医学领域国际合作研究和国内全科医学相关课题研究报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大攻关项目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课题核心成果论文;重大发现和快速报告;本刊编委、青年编委及推荐文章。

(3)作者信息及署名要求

       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信息须详实可靠,联系方式有效以便随时联系(第一作者+通信作者信息表模板点击下载),放入附件位置。作者署名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作者署名及排序,投稿后不得再作改动。

(4)本刊不收取审稿费

       对于拟录用稿件,本刊将以电子邮件通知作者,作者应按时缴纳版面费,请注意甄别邮件发送人为本刊官方E-mail:zgqkyx@chinagp.net.cn,谨防上当(咨询电话:0310-2067118)。

(5)文章创新性说明(必填项)

       提炼本文创新性或亮点,字数100字左右,避免直接复制摘要。

四、稿件处理流程

(1)稿件处理流程图

(2)投稿被拒常见原因

· 未通过初筛被拒

1.重复率超过20%(点击查看

2.上传错误稿件或投稿信息填写不完整

· 初审被拒

1.不符合本刊刊文方向(点击查看

2.稿件基金与稿件方向不符合/相差过大

3.不符合本刊刊文规范(或未按规范修改到位)

· 稿件外送同行评议/终审讨论后被拒

1.创新性不足,临床应用价值不足

2.在数据、研究设计、统计方法、行文逻辑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或问题

3.同行评议/编辑建议中所提及的其他问题,如引用文献质量不佳、结论不明确等

· 稿件返作者修改后重审(修回重审)被拒

1.稿件修改不到位、不仔细,或仅修改了部分问题却对同行评议所提到的重大缺陷避而不谈

2.修改后未按要求对所修改地方进行补充说明或解释,未对同行评审意见进行详细答复

* 对于退稿或返修稿件,编辑部会通过电子邮件通知,如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有权申请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