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本刊立足于药物应用与监测,关注药品研究热点、反馈临床用药信息,为广大医、药、护工作者创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的应用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杂志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药物临床、用药监测、基础研究、医药时讯、新药快递、经验交流、简报等。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及分析、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药品质量评价、药学信息技术方法等。《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的前身是《药物与临床》杂志,一直以来,它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及时详尽的药学专业信息,成为医务人员经验交流的园地。在各级领导和医药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药物与临床》杂志凝聚了几代药学人员的心血,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声誉的药学专业学术期刊。2003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药物与临床》更名为《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成为国家正式出版刊物,填补了国内目前出版的各类药学期刊中尚无药物应用与监测类杂志的空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将继续面向广大临床医、药、护工作人员,及时沟通药与医之间的联系,全面追踪当前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报道药物应用新进展,为临床医师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在医生与药师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学习的虹桥,以期提高医院药品使用的合理化水平,降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并为医疗决策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为学贵在精深。我们坚信,通过作者、读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前进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将从襁褓迈向成熟,真正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职业教育现状及面临的困难
时间:2023-07-06 12:01:31
1大家对于职业教育在认识上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是家长方面。多数没有让孩子接受职业教育的家长表示抗拒,多数已经让孩子接受了职业教育的家长也只表示无奈。其次,是学生方面。大多数人认为选择职业教育是无奈之举,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他们都更倾向于接受小初高到大学的普教之路,他们认为职业教育是蓝领的代名词,是社会劳动力结构的最底层,这就导致了职业教育成了多数人无奈的选择,同时,各职业院校也只能无奈的接受普通教育“淘汰”下来的学生。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市场即招聘单位,对高等教育的认可远高于职业教育,所开列的学历条件节节提升,从专科、本科直至硕士,这就导致了几乎所有家庭都希望孩子上高中考大学,从而导致了生源不足和生源质量差的现状。随着各个高校的不断扩招,更多人有了更多选择高校的机会,这也导致了职业教育不仅面临着生源质量不高的现状,也必须面临着生源不足的尴尬场面。而事实上,职业教育无论是作为市场经济下优质劳动力的供应手段还是作为社会发展的必要人才供给方式,他的重要性都不可忽视。
2职业教育的质量有待提高
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问题还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作为职业院校要不断提高学校教育和教学水平质量,与市场与技术接轨,才能逐步取得大家的信任。这里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要从三个方面抓起:第一,端正教学目的,更新发展理念,加强职业教育的合作层次。现在许多教学机构并不以培养人才为目的,而是伺机追求利益,他们的教学质量该如何保证?面对招生滑坡、毕业生就业困难等日益严峻的职业教育发展形势,有的职业院校缺乏把学校做大做强的抱负和开拓进取精神,满足现状,坐等政策。还有的职业院校对自身的定位不清楚,这就导致了耗费教育资源的社会底层劳动力过多,而真正的高级技术人才却不足的局面。职业教育的合作仍处于较低层次仍是以劳务输出型为主。如此造成一些学校把学生当做财源,学生“进口”有钱,“出口”也有钱。谁招的学生多,谁赚的钱就多。有些地方的中职教育就是为了招生,为了就业,为了赚钱。第二,优化师资力量。师资力量不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不稳。理论课老师无技能等级证书,动手能力差,纸上谈兵;实习指导老师多数是从企业一线内退的技术工人,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文化水平偏低,缺乏教学能力。“双师型”教师匮乏。一些职业院校舍不得花钱去聘请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担任老师,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和紧缺专业教师尤为不足。民办学校教师待遇不高,与公办教师待遇不对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普遍都存在后顾之忧,人才引得进来,留不下来,部分学校成了避难所、中转站、培训部,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第三,理论技能和教学设备亟待更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更加注重技能的培养,而许多职业院校的理论技能和教学设备都过于陈旧,不能与社会的先进技术接轨,这种条件下又怎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跟得上时代进步的高级技术人才。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现有办学条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3职业教育的办校体制灵活性还需提高
一些依托企业办校的教育机构,虽然在规模和教学质量上略高于民营办校,但他们的体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企业办校,学校就会受到企业的影响,企业效益好的时候,企业对学校的各方面的投入会多会好,一旦企业出现问题,学校就随之波动;企业办校限制了学校的规划和发展,应该说企业办校的模式还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计划经济,国企办校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对于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也并不畅顺,条块分割,“婆婆”多,谁也管,谁也管不好的局面也严重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企业办校也有成功案例,台企富士康,他们的思路非常活跃,在岗职工工休时间完成一定学分,一边工作一边上学,一边就业一边学业,工休时间是文化理论,工作时间是实训实战,一边挣钱一边捞文凭,多好啊。改革教学体制,实行弹性教学,如“带薪顶岗实习、半工半读”等,来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另一方面,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不要死搬死扣教条,要根据现代企业的需求发展和现有设备,灵活调整课程、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加快培养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的各类实用人才,缓解技术人才短缺的状况。
4不仅要保障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更要加大投入监管
职业教育的办学经费大部分靠自我筹措,现在大部分学校缺乏足够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待遇,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规范性也亟待提高。一些职业院校为了吸引更多的生源,将资金过多的用于广告宣传和招租的过程中,并不能根本上解决生源问题,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毫无益处。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技术人才的缺口问题依然存在。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目前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投入,随着对职业教育的规划、教育者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手段的不断现代化建设,全面全方位的投入,会达到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级技术人才的目标。
总之,随着职业教育不断完善,要求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完善自我,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不断开拓新教育模式,创办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各行各业需求的教育专业。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产品都是毕业生,只要毕业生质量优秀,就不用担心不受社会民众的重视。一句话,想让别人重视,要先重视自己。职业教育对于将来的社会现代化进程,仍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